歷史上,北京城曾有因暴雨而發(fā)生水災的記載,但明清時期,紫禁城內(nèi)卻很少遭受大的水患。這與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有關,也體現(xiàn)了古代工匠們的勤勞和智慧。
紫禁城的地勢呈現(xiàn)出以下的特點: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西高東低。上述特征使得紫禁城內(nèi)雨水的整體排水方向為:由北向南排,由中間向兩邊排,最后匯集在東南出口排出。
從具體排水方法來看,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主要包括屋頂排水、地上排水和地下排水三個部分。其中,屋頂排水是指雨水降落到屋頂,再從屋頂排至地面;地上排水是指地表雨水流入明溝,再流入暗溝或內(nèi)金水河;地下排水是指暗溝的雨水排入內(nèi)金水河。最終,內(nèi)金水河的雨水由紫禁城東南角(東華門附近)流出,匯入紫禁城城墻外的護城河(筒子河),最后流入通惠河。
屋頂設計有助迅速排水
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頂都是坡屋頂,這使得雨水降落到屋頂后,均會順著屋頂坡度由上向下排向地面。為達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并避免建筑屋檐下部的木構件遭受雨淋,紫禁城古建筑屋頂?shù)钠旅娣瞧矫?,坡頂?shù)狡碌资怯啥盖妥兙徍偷囊环N曲面形式。這使得雨水降落到屋頂后,能夠迅速往下排,且到坡底位置時,又能夠向前方排出,達到“上尊而宇卑,則吐水疾而霤(liù)遠”(《周禮·考工記》)的效果。其結果是:一方面,屋頂?shù)挠晁軌蜓杆倥抛撸涣硪环矫?,屋頂?shù)挠晁蜻h處排,避免倒流屋檐下的立柱、門窗位置。
曲面瓦頂
為了使屋頂雨水有序往下排,瓦面做成一道道小溝狀,稱為“瓦壟”。瓦壟由板瓦與筒瓦(竹筒狀的瓦)組成,板瓦為底瓦,筒瓦為蓋瓦。筒瓦扣在兩個相鄰的板瓦上,上下筒瓦之間一節(jié)一節(jié)搭扣,上下板瓦之間一塊塊扣壓(上瓦壓下瓦),各個瓦件之間用灰泥抹實,以上做法既有利于排水,同時也利于防止瓦面的雨水滲入基層。瓦頂?shù)淖钕露思次蓍苌系牡谝粔K瓦,板瓦前伸做成三角尖狀,稱為“滴子”,其主要目的是讓瓦壟的雨水匯集成一條直線下落。兩塊滴子之間由大圓餅狀的筒瓦遮擋,該筒瓦被稱為“貓頭”,其主要目的是充分扣壓在滴子端部,防止雨水滲入屋檐內(nèi)。上述屋頂?shù)钠露?、瓦件的使用均有利于屋頂排水?/p>
屋檐排水瓦
屋頂排水還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即宮墻排水。游人到故宮參觀時會注意到某些區(qū)域的宮墻上部,有突出墻面的瓦件,這就是宮墻排水。該瓦件主要是為了排出宮墻背面值房屋頂?shù)挠晁?。這些值房多為太監(jiān)值守所用,依靠宮墻而建,雙坡屋頂,且屋面坡的底部與宮墻相接。因此,古代工匠在宮墻與屋頂?shù)南嘟惶幾畹忘c開設洞口,安放排水瓦,使得屋頂?shù)挠晁皶r排到地面。
清宮老照片,溥儀站在與宮墻相接的房頂。
宮墻排水,排出屋頂與宮墻相交的雨水。
蚣蝮造就“千龍吐水”奇觀
紫禁城的地面排水主要包括臺基排水、廣場地面排水、庭院地面排水以及城墻地面排水。如今大家熟知的“千龍吐水”現(xiàn)象就是屬于臺基排水。它們多半設置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宮殿的臺基上。
故宮太和殿前的“千龍吐水”奇觀。
紫禁城的臺基排水設施主要為龍頭造型的排水獸。其雙角后張,唇部上揚,獠牙尖聳,眼如銅鈴,耳如長管,極具震懾之感。有人認為這是螭首,其實不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庇纱丝芍?,“螭”屬于沒有角的龍,它常見于故宮古建筑屋頂?shù)镍|吻上。
臺基上龍頭造型的排水神獸可稱為“蚣蝮”。明人楊慎《升庵集》載:“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橋柱”,即龍生九子之老六為“蚣蝮”,這種龍喜歡吐水,一般立于石橋、石柱附近。古人認為,暴雨時節(jié),洪水泛濫時,蚣蝮便將水吸入自己腹中,并及時排出,以消除水患。營建紫禁城的古代工匠巧妙地把蚣蝮形象運用到了臺基排水系統(tǒng)中,使之發(fā)揮作用。
蚣蝮(頭上有角)
蚣蝮的排水設計具有科學性:
首先,蚣蝮所處的高程有利于排水。蚣蝮位于臺基望柱(望柱是指欄板之間的立柱)的底部,其嘴部的出水口是整個臺基地面的最低點。古代工匠在鋪墁臺基地面時,會考慮排水需要,將地面鋪墁成具有不易察覺的微小坡度形式,使得地面離建筑越遠,其高程越低。在望柱底部,古代工匠安裝蚣蝮,使其僅露出頭部,且其尾部作為進水口,嘴部作為出水口,這樣一來,雨水沿著排水坡度很快匯集到蚣蝮造型位置,并從蚣蝮尾部匯入,從嘴部排出。
其次,蚣蝮的“肚子”有利于臨時存水。臺基地面的雨水,通常流向欄板底部位置,并匯入蚣蝮尾部的進水口。暴雨時,雨水量較大,匯集在欄板底部位置的雨水較多,若存積時間過長,則雨水有可能滲入欄板與地面的接縫中,使得其中的土體松動,造成安全隱患。蚣蝮內(nèi)部有較大的空間,具有“吸水”功能,能將欄板底部的雨水迅速匯入進水口,避免了雨水在欄板位置的積存。
再次,蚣蝮突出臺基外的造型可以保護臺基。古代工匠將蚣蝮造型凸出在臺基側壁以外,可以使得雨水向前、向遠方排出,且能形成良好的排水效果。以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層臺基上的1142個蚣蝮為例,在雨季時節(jié),這些排水獸造型不僅能發(fā)揮有效排水功能,而且還形成“千龍吐水”的奇觀。
御路中間高兩邊低利于排水
故宮內(nèi)的地面排水,以廣場地面排水角度而言,其排水的整體方向為由北向南排、由西向東排。以太和殿廣場為例,其正中有一條漢白玉鋪砌的石材路面,南北向,由若干塊大石板鋪成。每塊石板寬2.2米,截面為弧形,且中間比兩邊高0.03米;石板兩側有0.6米寬的條石。這種位于廣場正中的石材路面稱為“御路”,為古代皇帝通行廣場的專用道路。
太和殿廣場御路比其它區(qū)域地勢要高,這使得廣場的雨水首先由御路向東西兩側排,并達到廣場東西側端部。爾后,雨水順著兩側的明溝由北向南排。雨水由明溝至廣場南端后,通過一個銅錢形狀的雨水口進入暗溝,該雨水口稱為“錢眼”。暗溝的雨水由西向東,匯入東南角,進入了更深的涵洞。該涵洞向東,穿過太和殿東南端的廡房地下,直接排入文華殿區(qū)域的內(nèi)金水河。
太和殿廣場御路
從庭院排水角度而言,紫禁城院落的庭院地面相當于小的“廣場”,其排水方法與宮殿廣場類似,以建福宮花園的庭院排水為例說明。在庭院正中,有地勢較高的鋪磚地面,稱為甬路,專供宮廷人員行走。甬路的截面亦為中間高、兩邊低,因而雨水由甬路正中流向兩側路面長條磚牙子,再順著磚牙子流向庭院的非行走區(qū)域。這些區(qū)域的雨水,通過區(qū)域內(nèi)的錢眼進入暗溝,而暗溝的水最終通向內(nèi)金水河。
另外,庭院中各個建筑屋檐下或屋檐臺基下都有散水(磚砌的小坡),使得屋檐下的雨水向庭院排,因而建筑底部亦不會存水。對于毗連的院落,其共用院墻底部一般開有洞口,以加速雨水的排出。
從城墻排水角度而言,紫禁城的城墻地面排水方向為從外向內(nèi)排。城墻位于紫禁城四周,高10米、寬5.78米,由內(nèi)墻、外墻及墻芯組成。
我國古代城墻的排水主要通過墻上的排水槽來實現(xiàn),紫禁城的城墻的排水亦為此法:在內(nèi)墻每隔10米左右的距離安裝一個石質水槽,水槽寬約0.45米,凸出墻體約0.6米,雨水通過水槽排出墻體。為避免雨水順著水槽底部邊界回流到墻體側面,石槽下方安裝有鐵皮,鐵皮從石槽端部向外伸出0.15米左右,利于雨水向前、向遠方排出。需要說明的是,紫禁城外墻無排水槽,其主要目的是利于保持城墻外表面莊嚴、壯觀的效果。對于城墻地面而言,其外墻側的高度比內(nèi)墻側高0.03米左右,利于雨水排向水槽。
城墻排水槽
地下排水離不開內(nèi)金水河
紫禁城有著縱橫交錯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其中,神武門內(nèi)、宮墻北側,有一條自西向東的排水道,它是紫禁城最北側的排水道,內(nèi)寬0.35米,深1.8米至2.9米,其上部鋪設石板,且每隔一定距離的石板上有泄水的小孔。該下水道源于紫禁城的西北角,向東延伸到紫禁城東北角,其間,分別在建福宮、西六宮、東六宮、乾隆花園(珍寶館)、十三排區(qū)域設置南向分支,以接納紫禁城宮殿區(qū)域的雨水,并將其向南運送到內(nèi)金水河。
民國三十年(1942),《京師城內(nèi)河道溝渠圖說》有這樣的記載:“紫禁城內(nèi)具有特殊之溝渠網(wǎng),據(jù)言無論遭遇何等大雨,庭中絕無漫溢之患,對其布置構造,仍屬不明。但自紫禁城之西北隅流入經(jīng)過太和殿(門)前,而流出于紫禁城東南隅之金水河,無疑為一道干溝,即四周之濠,亦足以應付由城內(nèi)排出之水”。
這段話也說明,內(nèi)金水河在歷史上的確發(fā)揮了重要的排水功能。
暴雨時期的內(nèi)金水河
明清時期,對紫禁城排水系統(tǒng)的維護非常重視。明代負責此項工作的機構為二十四衙門的惜薪司,清代為內(nèi)務府營造司。清代紫禁城內(nèi)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河道溝渠清理工程,于光緒十一年(1885)四月開工,工期歷時二年,工程量包括清除內(nèi)金水河2100米長河道的全部淤泥,修砌兩岸河墻及15座橋梁,并將紫禁城內(nèi)總長度約為8000米的所有大小溝渠淤泥清理,同時還修整了河幫、更換了溝蓋等排水設施。
故宮博物院成立后,對紫禁城排水系統(tǒng)的維護和保養(yǎng)亦為重視,每年在汛期前會對屋頂?shù)耐呒M行檢查修補,對古雨水溝進行疏通、養(yǎng)護。如今,故宮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也會進行三次清淤,以保證排水系統(tǒng)的有效運行。
縱觀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其屋頂排水方式巧妙,地上明溝、地下暗溝,下水道的各條排水線路縱橫交織,溝通各個宮殿庭院,形成一個龐大而完整的排水網(wǎng)絡。它設計精良,再加上歷年及時維護保養(yǎng),使得紫禁城不僅很少遭受大的水患,而且至今能夠完整地發(fā)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