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嫦娥六號結束了為期近 2 個月的月球之旅,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將人類首個月背樣本帶回了地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日前發(fā)表于?The Innovation?的文章指出,這份重量約 2 公斤的月背樣本,有望揭示月球科學研究中最基本的科學問題之一:什么導致了月球兩側的差異。
在嫦娥六號之前,人類一共成功執(zhí)行了 9 次月球樣本返回任務。其中,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在 1969 年至1972 年間執(zhí)行了 6 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 11 號至 17 號,其中 13 號任務未能著陸),分 5 次共帶回了約 382 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塵埃樣本;蘇聯(lián)的月球(Luna)探測器在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進行了 3 次成功的樣本返回任務(月球 16 號、20 號和 24 號),總共帶回了大約 0.3 公斤的月球樣本;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則于 2020 年成功從月球近地側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地區(qū)采集了約 1.7 公斤的月球樣本并返回地球。不過,這些樣本都來自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
由于潮汐鎖定效應,月球總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使得月球背面對于地球上的觀察者一直是個謎。2019 年 1 月 3 日,中國的嫦娥四號任務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并在馮·卡門撞擊坑內執(zhí)行了探測任務。2024 年 5 月3 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6 月 2 日在阿波羅撞擊坑的玄武巖單元成功著陸。該撞擊坑是南極—艾肯盆地內部最大的撞擊坑。南極—艾肯盆地是月球表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盆地。除了從表面收集土壤外,探測器還通過鉆取和表取的方式采集了以該地點玄武巖為主的樣品。這些物質可以為分析月球表面撞擊歷史、物質遷移規(guī)律以及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異性成因機制等問題提供關鍵信息。
根據(jù)嫦娥六號著陸點的地質特征,研究人員預計采集的樣品主要為著陸區(qū)年齡約 25 億年的玄武巖,以及少量源自遙遠撞擊點的外來濺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