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秧歌是流傳于陜北黃土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tǒng)舞蹈藝術形式,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等地。
陜北秧歌表演。資料圖片
陜北秧歌是一種在廣場、場院、街道等場合表演的集體舞形式,主要在春節(jié)期間和祭春日、祭秋日時演出。
春節(jié)期間村民們扭秧歌。資料圖片
陜北秧歌表演。杜銀寶 攝
秧歌鬧春。杜銀寶 攝
秧歌一般分為“大場”“小場”兩種。大場是整個舞隊在“傘頭”的統(tǒng)一指揮和帶領下扭出變化豐富的隊形,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shù)百種隊形,參加表演的人數(shù)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一二百人。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丑場子”等。
秧歌扭起來。宋艷霞 攝
1984年,陜北秧歌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陜西卷》,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