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一名“艄公”劃槳引船,唱著隴州小調緩緩登場,裝點有各色花朵圖案的“旱船”緊隨其后,乘船者前后搖擺,宛若水中游……
劃旱船是中國北方的傳統(tǒng)社火節(jié)目之一?;⒛暾?,寓意著吉祥喜慶、驅兇辟邪的“隴州社火”在陜西寶雞隴縣(古稱隴州)演出有數百場。
隴縣文化館館長蘇黎明介紹說,社火最早發(fā)源于民間祭祀活動,在此基礎上糅合了百戲和儺舞,傳承至今演變?yōu)槊耖g的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
2006年,寶雞民間社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隴州社火”因其色彩濃烈、筆觸細膩的臉譜和原汁原味、豐富多樣的表演等,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隴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社火文化之鄉(xiāng)”的稱號。
“隴州社火”藝人獨創(chuàng)的疙瘩臉譜。 新華社記者趙英博 攝
在馬背上演出的馬社火、半舞臺化的地臺社火……各類社火動靜有別、樂舞兼?zhèn)洌嚾嗽谡鸲@的鑼鼓聲中穿梭于大街小巷,將《黑虎搬三霄》《三英戰(zhàn)呂布》等流傳千年的典故演繹得栩栩如生,一家老少齊來欣賞的場景隨處可見,僅在隴縣就有一百多家以村落為單位的社火會。
隴縣地臺社火表演。 新華社記者趙英博 攝
據隴縣文化館館長蘇黎明介紹,如今,社火的服裝、道具更加精致,節(jié)目編排也更加整齊有序,同時在保留傳統(tǒng)故事為內核的基礎上,藝人還在表演中融入了民間曲調,結合時代元素進行編創(chuàng)。
今年65歲的王啟明是隴縣天成鎮(zhèn)王馬咀村的老一輩社火化妝師?!八I缁鹎埃覀円獜牧璩績扇c開始給演員化妝,日出前完成全部服飾的準備工作?!彼f,“我們都是看著社火長大的,世世代代也都有耍社火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我的兒子表演隴州小調,孫子孫女也正在學打鼓和镲?!?/p>
王啟明為青年演員畫臉譜。 新華社記者趙英博 攝
上至古稀老者,下至活潑少年,社火已成為隴縣人心中的美好回憶,也牽動著許多游子的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古老的社火注入了新鮮血液。
剛剛年滿20歲的馬亮今年返鄉(xiāng)過年,主動加入了村里馬社火的表演隊?!皬男】粗依镩L輩演,耳濡目染,我們也慢慢學會了。為了表演馬社火,之前我還專門學了騎馬,今年扮演張飛。”他說。
為了讓非遺傳承不斷代,同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社火已經走進了校園。從2021年10月起,王馬咀小學每周在課后為學生開設兩次鑼鼓課,很多孩子學了不到三個月就能登臺表演了。
如今,隴縣已成立了多家社火演藝公司,在帶動村民就業(yè)的同時,也將“隴州社火”這一名片推向了全國。
“社火作為一個群體活動,包含籌備、化妝、表演、后勤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常常需要上百人齊心協(xié)力來完成,這種奉獻精神和合作意識也帶動了村容村貌和民風的改善?!碧K黎明說,“‘隴州社火’是我們當地的文化根脈,一代代的隴縣人會永遠將它傳承下去?!保ㄐ氯A社記者張思潔 趙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