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云南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按照“省級協(xié)調推動、州(市)統(tǒng)籌謀劃、縣(市)主體責任、鄉(xiāng)(鎮(zhèn))村主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有力有序推進,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昆明市(托管磨憨鎮(zhèn))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進展良好、成效顯著,持續(x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拓展了鄉(xiāng)村振興和興邊富民的深度和廣度,邊境群眾對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有了很強的感知度和認可度,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讓各族群眾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野櫻花怒放的時節(jié),瀘水市上江鎮(zhèn)丙奉村村民進山采收草果、入田采摘蔬菜、到園種植沃柑,宰年豬、釀美酒,迎接傈僳“闊時”節(jié)的到來,村里呈現一派繁忙而熱鬧的景象。
2021年以來,丙奉村緊扣“基礎牢、產業(yè)興、環(huán)境美、生活好、邊疆穩(wěn)、黨建強”的目標要求,積極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丙奉村共有9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根據各村實際打造“一村一業(yè)”,筑牢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根基。截至目前,全村共種植草果13976畝、核桃6000多畝、晚熟芒果1000多畝、咖啡600多畝、蔬菜300多畝,集體流轉土地169.8畝,總投資超5000萬元的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丙奉村把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同鄉(xiāng)村振興、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前期試驗種植成功的基礎上,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fā)展沃柑產業(yè)。村里建立的沃柑種植基地,從2022年1月開始種植沃柑,目前已種植1100畝,涉及10個村民小組300多戶農戶。五年沃柑掛果見效益后,不僅村民可以分紅,村集體經濟也會從中獲益。
丙奉村居住著漢族、傈僳族、白族、傣族、怒族、獨龍族等1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85%以上。在這里,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攜手并進,共同建設美麗家園。該村黨總支書記衛(wèi)生才說:“丙奉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產業(yè)富村、生態(tài)美村、文化睦村和治理興村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全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邁進,不斷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云南網記者時光遠攝
在壯美的怒江大峽谷、高黎貢山間,如流動的翡翠般奔騰不息的獨龍江畔,丙奉村既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一個樣本,也是全省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省沿邊行政村(社區(qū))最多的州市,怒江州堅持凡是下鄉(xiāng)調研必看小康村、凡是督導檢查必看小康村,將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納入2022年州委州政府10項重點工作任務,作為全州“重學習、抓落實、創(chuàng)一流”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全面宣傳引導,組建“黨員干部宣講團”“感恩宣講團”“文藝宣傳隊”等隊伍,深入沿邊村寨上“愛國課”“感恩課”,19個沿邊鄉(xiāng)鎮(zhèn)(街道)、79個沿邊行政村(社區(qū))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360余次,共同謀劃小康村建設,確保項目建設有力度、有溫度。
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就是要促進各族群眾共同邁向現代化,建設好美麗家園,過上更好的日子。
在西盟佤族自治縣中課鎮(zhèn)永不落村二組的肉牛養(yǎng)殖場,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肉牛悠然自得地吃著草料,不時發(fā)出“哞哞”的叫聲。而就在兩年前,眼前熱鬧的養(yǎng)牛場還是一片閑置土地。帶頭養(yǎng)牛的村黨總支書記巖用說:“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鄉(xiāng)村要振興,產業(yè)是關鍵、是支撐。有了村干部帶頭探路,村民們才會積極響應發(fā)展產業(yè)?!?/p>
西盟縣把培育富民產業(yè)、提高群眾收入與村莊建設同步規(guī)劃、同步實施,著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先后出臺加快肉牛產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實施“政府+企業(yè)、金融+保險、合作社+養(yǎng)殖戶、技術+培訓、科研+協(xié)會”的肉牛分散擴繁、集中育肥新模式,讓群眾買牛有資金、養(yǎng)牛有補貼、育牛有保險、賣牛有出路,蹚出了一條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新路子。
獨龍江鄉(xiāng)迪政當村克勞洛鄉(xiāng)群眾正在紡織云南網記者時光遠攝
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達89.23%的普洱市,在44個沿邊行政村、484個自然村全面達標的基礎上,重點建設20個提格型和20個示范型示范點,全面推進示范帶建設。通過做大做強肉牛養(yǎng)殖業(yè),做優(yōu)做精茶、咖啡、堅果等特色產業(yè),按照“強農業(yè)、補工業(yè)、活外貿、促旅游”的思路,在抓產業(yè)促增收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發(fā)展動能,實現44個沿邊行政村“一村一品”、農民合作社全覆蓋,42個沿邊行政村的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均超過10萬元。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開滿邊境一線
沐浴著晚霞的柔光,唱著動聽的歌謠,跳著歡快的舞步……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力所鄉(xiāng)圖地村四組嶄新的文化廣場上,60歲的娜孟與鄰里鄉(xiāng)親在愉快地歡歌起舞,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艾F在有了活動室,活動場地寬了,白天出去勞動,晚上就來唱歌跳舞,這里有燈、有舞臺,下雨天也不怕,每天來放松放松,很開心?!蹦让细吲d地說。
西盟縣大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云南日報通訊員艾嘎攝
自啟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以來,圖地村通過實地調研,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會議,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確定“兩污”治理、村莊美化亮化、人畜分離、戶廁改造、人居環(huán)境提升、串戶路修建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更加便利、村容村貌日漸潔美?!艾F在我們寨子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建立集中的養(yǎng)殖小區(qū)和排污系統(tǒng),路燈亮了、村莊美了,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我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蹦让险f。
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就是要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開滿邊境一線,把374個沿邊行政村打造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示范樣板。
走進騰沖滇灘鎮(zhèn),入村道路平坦寬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家家戶戶紅旗飄揚,極具當地特色的大門立于村口迎接來客。一幅幅美麗的墻面彩繪描繪著當地群眾古往今來的生產生活場景,這是滇灘鎮(zhèn)聯族社區(qū)棋盤石自然村現在的模樣。
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中,保山市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交往交流交融活動,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打牢富民興邊、守邊固防的共同體意識基礎。實施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村組項目,持續(xù)打造建設邊境民族團結進步廊帶,創(chuàng)建省級示范單位41個、市級示范單位13個、縣級示范單位28個、示范戶500余戶,邊疆各族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臨滄市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有機融合起來,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為主線,緊扣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的“三大任務”,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樹立心向總書記、心向黨、心向國家“三個心向”,推動實現基礎設施智慧化、鄉(xiāng)村產品商品化、人居環(huán)境生態(tài)化、日常生活健康化、社會治理信息化、群眾工作組織化的“六化”目標任務。
2022年6月,昆明市托管磨憨工作啟動以來,建立昆明市、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三方共建共管工作機制,積極穩(wěn)妥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磨憨鎮(zhèn)有174公里邊境線,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范圍包括磨憨、尚勇、尚岡、曼莊、龍門、磨龍6個沿邊行政村。昆明市探索“以城帶邊”工作機制,構建“一區(qū)一市帶一村”新格局,推進主城5區(qū)和安寧市與磨憨6個行政村點對點共建現代化邊境小康村,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聯創(chuàng)共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定點包村幫扶等工作,增強磨憨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昆明經驗。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8個邊境州(市)和15個邊境縣(市)已成功創(chuàng)建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市)、示范單位。
強化黨建引領共織邊境“幸福網”
打洛,傣語意為“各民族共居的渡口”,境內居住有漢、傣、哈尼、布朗等13個民族,民族關系親密融洽。
打洛鎮(zhèn)的抵邊村曼蚌村,以“戰(zhàn)斗堡壘村”建設為抓手,形成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新格局。村黨支部開展黨建“塑形鑄魂”工程,組建黨員先鋒隊、巡防護村隊、巾幗服務隊,三支隊伍齊發(fā)力,打造黨群共守平安港灣??茖W統(tǒng)籌調配各方力量,將163戶865名村民分成16組,組成由黨員或村干部任組長的“十戶聯防組”,聯動進行守邊巡防,通過輪流值守邊境卡點、扼守進村要道,確保關鍵點位牢固、安全防范無疏。
曼廠村持續(xù)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防、邊防政策教育,激發(fā)廣大黨員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的熱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維護好民族團結”,構建“黨員+N”立體化防控體系,按照“居住相鄰、關系相近、方便服務”的原則,將47戶村民劃分成4個片區(qū),黨員、民兵等擔任網格員,實現責任分解、“聯系”覆蓋,形成“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工作新格局,全力“守護好神圣國土”。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邊境線長966.3公里,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中,實施“紅旗飄飄”工程,在邊境一線設立國旗臺1058座、配發(fā)黨旗、國旗13萬余面,切實讓國旗、黨旗“飄紅”在邊境一線。打造了一批以自然村為主的戰(zhàn)斗堡壘村、先鋒模范村、生活富裕村、和諧平安村、紅色美麗村。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以景洪市景哈至勐龍段、勐海縣打洛段、勐臘縣勐捧至勐滿段為重點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邊境示范帶。
獨龍江鄉(xiāng)邊防武警官兵正在巡邏怒江州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就是要引導邊民牢記“國之大者”,樹牢國家意識、國土意識、國防意識、國門意識,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穩(wěn)定屏障、守護好神圣國土。
麻根龍是保山騰沖市滇灘鎮(zhèn)聯族社區(qū)的一名傈僳族村干部,更是騰沖市邊境線末梢段長。自滇灘鎮(zhèn)強邊固防突擊隊出征邊境一線起,他始終沖鋒在前。他說:“作為一名黨員,從小在邊關長大,守護國門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相信,只要我們各族兒女團結一心,一定可以守好邊關,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線?!钡釣╂?zhèn)聯族社區(qū)黨總支書記胡方元說:“在邊境疫情防控上,聯族社區(qū)各族兒女同心協(xié)力,團結一心,在邊境線上守好邊境,守好家園?!?/p>
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中,保山市把邊疆民族地區(qū)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fā)展的堅強堡壘、維護穩(wěn)定的堅固基石、抵御滲透的鋼鐵長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xù)開展“請黨放心、強邊有我”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黨員守邊關”活動,深化邊疆黨建長廊建設,黨員干部帶頭、群眾主動參與強邊固防、疫情防控,做到了片區(qū)有人包、村組有人管、便道有人掛、邊境線有人守、每戶群眾有人聯系。通過在沿邊地區(qū)大力開展國旗、國歌、國徽、憲法、法律、國家紀念日、國家安全意識等內容的宣傳和教育,不斷增強邊境各族群眾強烈的國家意識、國土意識、國防意識、國門意識,增強守土固邊的責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健全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機制。
文山州麻栗坡縣杜富國受傷處如今已經豎立起紀念碑云南網通訊員楊仟攝
擁有“英雄老山圣地”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加大邊防基礎設施及相關設備投入力度,全面實施“智慧邊境”工程,提高管邊控邊能力。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突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引領,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邊防”和“五級段長制”責任,抓實強邊固防,鍛造和涌現出“一家三代守邊、矢志終身護邊”的“云嶺楷?!毙芄鉂傻纫慌冗M模范,用實際行動和大愛踐行“守邊有我,請黨放心”的政治擔當和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