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我父母那個年代,就有“無奸不商”的說法,小時候的我,也一度認為商人都“有點壞”?,F(xiàn)在如果應景,也依然會有人拿出來這句“錯讀了百年”的話來說事兒,有些人甚至以會說這句話作為看事情很通透的一個標志,直接為商人貼上了奸詐的標簽。原本的“無尖不成商”,是鼓勵商人誠信經(jīng)營的一句俗語——這賣米的多給一點,冒出尖兒來了,怎么就成為了“奸商”呢?
如今,同音不同字地掛在嘴邊,可謂性質被完全顛倒。沒辦法,許多人就認為商人狡猾奸詐、唯利是圖,由來已久。這句話是仍然沉淀在很多國人心中的一個刻板烙印,又不知道讓多少人在成為商人之后,被扣上了狡猾惡毒的帽子。
然而,經(jīng)商必有買賣,一個愿賣,一個愿買,兩人方能成交,價錢可以商量,談妥之后再交易。賣的動員買的快買,實屬再正常不過。除非貨品名不副實,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欺騙買方的錢財為目的,必將誠信缺失,喪失客戶,退出流通,甚至面臨法律的制裁。
互聯(lián)網(wǎng)的崛起讓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優(yōu)秀信息、劣勢信息,均可趁勢而上、快速發(fā)酵,并失去源頭的初衷。只要不違反網(wǎng)絡平臺規(guī)范(反正不代表平臺觀點),“如入無人之境”式的傳播。傳到某人耳朵擊中了一些人的要害,便又多了一個信徒?;ヂ?lián)網(wǎng)上,此信徒與彼信徒并不相識,但是在大罵的那一刻,卻出奇的一致與默契。
這類人向社會輸入的不是焦慮,說焦慮那太輕了,輸入的是最直接的思想病毒,接收者若缺乏免疫力,很可能是下一個傳播源,傳播鏈條還很難打破,我等也只有不加評論,直接忽略,算是能做之最大化。喜歡,請點贊/關注;不贊同,請留言!
就說人壽保險這事,1996年之前也沒人罵它,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26年之后的今天,大量保單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人獲賠,有人尚未獲賠,有人還在享有經(jīng)濟保障,有人還在觀望期,有人還顧不上考慮這事兒。聽說的人多了,這口也雜了,壓根兒一份保險沒有的,聽風就是雨,不明原由,有意抹黑,凡是有關保險的一概封殺辱罵,甚至有些人的賬號,專門轉發(fā)惡評內(nèi)容,就像雇傭兵的一樣受雇于源頭。
代理人本身不是商人,卻背負著像商人一樣的罵名,毫無道理可言,動員該買的快買,有錢嗎?買的自己權衡,代理人做好宣傳即可,又有何不妥?
剛才說了,保險也是一種(金融)商品,有賣就有買。感興趣的人不懂可以問,問不著自己上網(wǎng)查,但不能拿著僅有那么丁點兒的銀行(過時)知識,去惡評保險的運作規(guī)則。我深度懷疑有些人根本沒有看完文章或聽完視頻,直接在下面評論,因為很多的評論根本牛頭不對馬嘴,盡顯缺乏常識和基本邏輯,十個字上下就把行業(yè)概括完了,還錯字連篇,多一點字也寫不出自己的理由。看起來他們是在為那些被保險“P慘”了的人主持公道,而在我看來其實不過是在滿足發(fā)泄欲。這種人、這種行為混淆了視聽,業(yè)內(nèi)勤勤懇懇、誠實守信做保險的人卻無故躺槍。
關于保險的“惡劣”信息傳播速度之快,讓很多有意投保的客戶,都唯恐避之而不及,未被蛇咬,也怕井繩,這要拜“那些噴子”所賜,為那些勤懇的人增加了一道道的宣傳障礙。往大里說,有點兒阻礙社會進步之嫌疑。要說主持公道,此類人也不是當代俠盜羅賓,就算主持公道,僅有一二分功力是不夠的,有資格張嘴評論,至少也得有七八成功力。
保險之所以被發(fā)明,本來就是對未來的一種前瞻性認知,講解起來,是需要客戶有一點點眼光的,說實話,宣傳上是有難度的。而如今,在這之前還必須先辟謠,可有些謠言是辟不了的——口口相傳之后,完全變味兒,如同無奸不商這句話的來源。若辟不了謠,就難得信任。辟謠本身也不是代理人的職責呀。這——就是我們目前的保險營銷環(huán)境:被陽光照到的一面溫暖和煦,而背光的一面卻肅殺陰冷。
我始終相信,任何人都應該有一張人壽保險(這也是政府所倡導的),原因在于任何人都一定會用得到人壽保險。除非是方清平段子里能活兩萬歲的長生不老之身。
就保險行業(yè)的這些事兒而言,就事論事蠻好。好事者不要過度解讀,非要過度解讀,不過是博取流量的BB之舉。這種流量既不穩(wěn)固,也不忠誠。好事者如同細菌一般,一旦失去了事件的激發(fā)和附著,便沒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便是為了“凈化營銷環(huán)境”,最好口下留德,拿出實例,當堂解決,哪怕訴諸法律。而線上聲討,更多的是看熱鬧的圍觀群眾,那都是不怕事兒大的,反正與自己無關,評完回家睡覺。線上傳播,斷章取義,缺斤短兩,以訛傳訛,實屬非積善行德之舉。
我很信奉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名言: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類帶入了人間地獄。沒有人壽保險的現(xiàn)代社會,不可想象。@祺道館的保險哲學#聊聊保險行業(yè)的事##保險#喜歡,請點贊/關注;不贊同,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