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安徽高考成績公布,這個給媽媽下跪的男生,考了635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39分,雖然不是狀元,但堪稱優(yōu)秀。 更優(yōu)秀的,是這對母子背后的故事。 下跪男生叫王恒杰,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坦言,高考完的那一跪,不是策劃,不是炒作,是他不論考好考壞,都要獻給媽媽的禮物。 這些年,父母離婚后,爸爸也很關心他,但承擔起全部生活重負的媽媽,太不容易了。
而媽媽李姝,接受采訪時說的話,更是走心又動容。 她說,當初離婚時,不少人勸她一個離異女人帶著孩子很難,但她承諾兒子就是要飯也要把他帶在身邊。 這些年,一路走下來,她最怕的是自己累倒病倒,兒子沒有人照顧,所以她拼命照顧好自己,讓自己變得健康又美麗,這樣才能看著兒子考上大學。 再苦再難再累,她也沒有把兒子看成累贅,也從不覺得為兒子在付出,她認為是兒子是陪她前行的朋友。
令人欣慰的是,兒子懂事好學又陽光健康,共情能力特別強,碰見需要幫助的人,總會幫一把。如今,兒子考上了大學,單身的她也要努力去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 看完這些,真覺得這對母子了不起。 如果說,給媽媽下跪又考了635分的王恒杰,證明了感恩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那三觀清明的母親李姝,則替天下媽媽道出了這樣的真相: 離異帶娃不可怕,單親家庭不可怕,只要媽媽堅韌平和,孩子就能長得明媚強大。 婚姻狀態(tài),無法衡量一位媽媽的成敗。但媽媽的心態(tài),卻關乎孩子成長的形態(tài)。 好媽媽,從不把奉獻和犧牲掛在嘴上,而是把陽光和美好佩在身上,讓被她的能量輻射的孩子,明媚健康地走在路上。
母子二人的合影,媽媽的顏值杠杠的 其實,某種程度上說,父母站立的地方,就藏著孩子的三觀和立場。 不信,看看泰國墜崖孕婦案中那位丈夫和他媽媽,如何從反面論證這個真相。 2 懷孕3個月的江蘇人王女士,在泰國游玩時,被丈夫俞某從34米(相當于10層樓)高的懸崖上推下去。所幸蒼天有眼,王女士不僅得救,肚里的寶寶也安然無恙。
受傷的王女士 王女士被送往醫(yī)院搶救后,丈夫俞某警告他,不能告訴警察是他推的,否則饒不了妻子。所以,泰國警方第一次調查時,王女士撒謊是自己不小心跌落的。 伴隨調查的深入,王女士終于承認,想殺死她和孩子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丈夫。丈夫之所以要害她,是因為他賭博欠下很多債務,殺害她后他就可以獨占她打拼的所有家產(chǎn)。
俞某 這種極端而殘忍的案例,不值得恐慌。這種瘋狂而低端的牲畜,也代表不了男人。 但,這起震驚中外的案件中,被忽視的一個細節(jié)卻透露出“人渣是如何養(yǎng)成的”—— 王女士墜崖后,她婆婆從中國趕到泰國,要求躺在病床上的兒媳,“看在孩子和夫妻情份兒上”,繼續(xù)對泰國警方撒謊。 當王女士反駁,丈夫殺害自己時,從沒有想過“看在孩子和夫妻情份兒上”時,為狂魔兒子辯解的婆婆,竟然說了這么一句話: “你又沒死,為什么這么小心眼!” 這句涼薄的話,讓她徹底斷掉對丈夫的幻想,也就此看清了她嫁的人有著怎樣的原生家庭。 一個只認為自己兒子的命是命,兒媳的命就是草芥的婆婆,如何能教育出一個負責擔當?shù)膬鹤樱?一個總想空手套白狼、躺著走捷徑,謀殺懷孕妻子、坐享帶血遺產(chǎn)的丈夫,自幼接受了怎樣扭曲的三觀? 一而再再而三的悲劇,都提醒著我們: 媽媽的言行里,藏著孩子的認知。孩子的命運里,也載著媽媽的重量。父母的言行舉止,某種程度蘊含孩子的災禍福祉。 而這認知,也是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老師多次強調的。 3 章瑩穎案發(fā)生后,李玫瑾老師曾結合藥家鑫案、林森浩案,說到這樣一個觀點: 一些看似高智商的孩子,腦子里壓根兒就沒有基本是非觀。 他們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將所有看不慣的人視為敵人。他們雖已成年,雖考高分,但腦子里從來沒有這樣的認知: 別人的命和我一樣珍貴;傷害或殺害別人,是要償命的;犯法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這些8歲小孩都懂的道理,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能不知道么? 李玫瑾老師給出的答案是: 非常抱歉,他們雖然有著高學歷,卻沒有正觀念。
李玫瑾老師 正觀念從何而來?從書本上來?從老師那里來?從社會上來? 對話調查過千百名青少年的李玫瑾老師說: 正而良的觀念,就來自父母和家庭的言傳身教。 她舉例說明,比如目睹一樁兇殺案,大部分家庭的父母,會告誡孩子:“我們不能這么做,殺了別人,自己也要坐牢的。”但一部分家庭的父母,也會說“活該被殺”來默認暴行。 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反差。 諸如此類小事,在年復一年的影響中,會在孩子內心世界里,形成完全不同的兩個觀念王國: 父母每一次的安靜排隊或惡意加塞,硬闖紅燈或有序行走,體諒他人或落井下石,尊重生命或殘暴冷漠,最終影響著孩子意識領域一厘一毫的觀念,決定他們在重要時刻,成為純美良人,還是殺人狂魔。
一家人給孩子示范排隊 因為,風平浪靜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多分別。而內心沖突的危急時刻,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正是來自他日積月累的觀念。 父母和家教,就是這觀念的起點和源頭,某種程度上也決定孩子的生死和榮辱。 有時候,壞觀念或好觀念的養(yǎng)成,只需要從一個不會說話的菠蘿做起。 4 看過一個受益匪淺的泰國視頻。 沒有上過學的媽媽,是貧民窟一個流動水果攤的小販。生下女兒后,她沒有什么高大體面的道理可教孩子的。 看到她在收拾水果,幼小的女兒也來幫忙,拿著刀在菠蘿上亂砍,卻怎么也切不好。她很想替女兒切了菠蘿,但想了想,還是拿起另一個菠蘿,沉默不言地在女兒面前切起來。 女兒看后,會心地笑了,也有模有樣地學著切起來。
女兒看見鄰居孩子都拿錢去買冰激凌,饞得站在路口流口水。賣了一天水果的媽媽,看著錢罐里屈指可數(shù)的零錢,很想告訴孩子自家的貧困和艱辛。 但她沒有。晚上,女兒熟睡后,她把沒有賣完的菠蘿,切成方塊凍在冰柜里。第二天,火辣辣的太陽升高后,她讓女兒品嘗。 女兒開心地吃著媽媽牌的菠蘿冰淇淋,突發(fā)奇想:“媽媽,我們應該把它拿出去賣!”
媽媽真給女兒做了一個簡易冰盒,里面放三根菠蘿冰棍,讓女兒去賣賣看。結果,女兒賣了一天,一根也沒有賣出去。 看到女兒沮喪地回到家中,媽媽很想指責她:“你這樣如何賣出去?”但她只是提醒女兒:“你應該到市場上,看看別人怎么賣東西的?!?女兒到市場轉一圈后,飛快跑回家中,在冰盒上畫上插圖,寫上醒目的“菠蘿冰激凌,5塊錢一根,10塊錢3根”,大聲叫賣,也很快成了周圍最受歡迎的菠蘿冰淇淋賣家。
“我沒有什么文化,但看到她從實踐中學習,我很開心。她能自己試著解決問題,有一天我不在她身邊了,我相信她也能過得很好?!边@位媽媽說。 這個視頻,源自獲得泰國Sarnrak獎學金的女孩Poonsowat和她媽媽的真實故事。 它告訴我們: 媽媽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勝過一切冠冕堂皇的說教。關乎微末小事的家風家教,才是孩子成才成人的法寶。 5 教育學者尹建莉老師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其實,一個真正懂得愛和教育的媽媽,有時會勝過100個老師。 身為媽媽,不管我們是結婚還是離異,是貧窮還是富有,是有文化還是沒文化,是有成就還是很平凡…… 只有當我們摒棄頭腦中的偏見傲慢和條條框框,放下面子,俯下身子,摒棄說教,用行動去引領孩子時,真正的愛才會流淌。 真正的愛,不是溺愛和驕縱,不是裹挾和控制,而是深愛自己而深愛孩子,看見孩子而看見自己。 是我們日復一日又不厭其煩地,在孩子心頭播下那顆飽滿結識的種子,然后,在漫長的平凡歲月里,緩緩地堅定地,看它在風雨中長成一棵樹,不經(jīng)意間開出的一樹又一樹的花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